尊敬的黄文委员:
您的《关于推进我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二次创业的建议》收悉。十分感谢您对开发区发展升级的建议,我委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一个总体布局、做到“多规合一”问题
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出台2018年“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两年出形象”工作方案,提出要健全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力争2019年2月底前完成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标准建设。加快推进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力争2019年2月底形成《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方案。该项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责任单位为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按此文件精神,高新区也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关于制定一张赋权清单,力争园内事情园内办问题
南昌高新开发区是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我市参与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产业聚集平台,因此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对全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行政审批权限的制约,开发区在项目审批中要通过市直有关部门层层审批,时间长、进度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速度,错过了项目建设的最佳时间,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因此,进一步扩大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给开发区更大、更自由的空间就显得极为重要。
根据南昌市编办工作安排,我区已于2018年3月底至5月10日,分别组织区内16个部门(单位)及驻区机构梳理了《赋权开发区直接审批事项清单》50项,《赋权驻国家级开发区分支机构审批事项清单》10项,《赋权由国家级开发区直报事项清单》43项,现正在按程序提请管委会审议,同时与南昌市编办对接,力争上级部门对我区给予政策支持。
三、关于开展一项整合试点,强弱联合、互补发展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根据市政府2017年第10次常务会议精神,南昌高新区与进贤县本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目标,按照“共建共享、独立管理、封闭运行、授权经营、收益分成、外溢均沾”的原则,于2017年6月24日正式签暑合作协议,共同创建开发我市首个跨区域工业园区。
园区的合作模式为“1+X”,“1”是指依托进贤县拥有南昌市唯一国家级电镀集控区这个平台,高新区和进贤县共同建设一个电子电路产业园;“X”是指高新区引进项目落户到进贤县经济开发区的“一区三园”。
园区位于进贤县316国道两侧,文港镇、温圳镇、张公镇三个乡镇交界处,处于昌抚一体化合作示范核心区,距沪昆高速出口2.8Km,316国道与产业基地接壤3.2Km。园区用地面积为6平方公里,其中一期用地4平方公里、二期2平方公里。
园区产业定位为南昌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服务,重点发展电子信息、PCB和新型材料产业等。
四、关于归口一个部门管审批,提高行政服务效能问题
在设立“行政审批局”方面,截至目前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尚无一家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建议省市相关部门支持我区成为全省首个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园区。
目前,我区正在梳理“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并于4月13日正式向社会发布。首批清单共涉及区属15个部门和单位的128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行政权力类35项、公共服务类93项,涵盖市场准入、项目建设、纳税服务、民生服务、农林水产等多个领域。自清单公布之日起,凡到高新区办理清单内事项的企业和群众,在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最多跑一次”。此外,我区已于5月16日召开梳理工作会,启动“一次都不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梳理工作。
我区作为全省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区域,企业注册从冠名到领证全流程可实现3个工作日内办结。对区内重大重点项目,我区提前介入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全程跟踪督办,全流程最短仅需1个工作日。对优化投资建设类项目审批时限问题,我区正积极推进并联审批专窗建设,通过整合一套表格、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办理环节整合为一个事项多个办理环节,实现全部材料“一窗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并联审批新模式,解决事项互为前置、群众多跑腿的难点堵点问题,达到企业和办事群众到一个窗口即能办成事的最终目的。
五、关于健全一套保障机制,唤醒开发区“第二春”问题
(一)财税制度方面
我区自1997年成立一级财政和独立金库,全新的财税体制机制极大地调动了高新区自主理财、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但近十年来省、市对财政税收分享比例和土地收益分配比例的调整,严重影响了我区地方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面对高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需要,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可用财力愈发吃紧。
目前,在现行的分级次财税体制下,由于部分税种分享比例偏低,我区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当年财政部收入比重的25%,仅能维持民生、运转、园区维护等刚性支出需求。我区土地出让金收入中除工业用地出让收入100%入区级金库外,经营性用地收入属市级收入,市财政扣除六项基金、市政配套和轨道交通后,剩余返还我区收入仅为上缴收入的50%。但我区在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远大于市级收入返还,土地出让金收支倒挂严重。而且省市重大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也全由我区承担,如航空城项目,截止目前我区在航空城建设资金投入多达87亿元,资金压力巨大。下一步,我区将积极与市政府、市财政局沟通,争取更多的财税支持。
(二)人才保障方面
坚持“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选人用人机制,启动空缺岗位新一轮竞聘上岗,推行中层干部先任免后报备制度,进一步打破身份限制。坚持“突出开放发展职能、不搞上下业务对口”、“大部制、宽职能、综合性”的机构设置思路,推进机关各部门内设机构优化整合,建立人员精简、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扁平化管理机构。坚持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进、退、走、留”紧密挂钩的机制,不断增强干部职工争先创优、进位赶超意识,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高新区已出台《关于实施“瑶湖英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计划在未来五年时间里安排20亿元人才发展经费,依托高新区主导产业,通过实施高精尖人才引领工程、紧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企业家人才提升工程、青年人才储备工程、技能人才支撑工程,引进和培养20名左右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200名省市区级产业领军人才,2000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吸引10万名青年大学生、10万名基础技能人才。
(三)用地保障方面
按现行办事规则,开发区四至范围(管辖范围内)有关农用地转用、集体土地征收等,需先报市国土部门和市政府审批后再报省国土部门、市政府审批,与各县区审批流程一致。为缩短开发区各项目开发建设时间,建议市政府、市国土部门将审批权力下放,开发区四至范围(管辖范围内)有关农用地转用、集体土地征收等,由市政府委托国家级开发区直接报省国土部门审查后报省政府审批。在指标单列方面,按现行指标分配方式,我区已基本对列入省、市层面的重大重点项目给予了优先支持。
附件: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南昌高新区管委会
2017年6月4日
抄 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联系人及电话:王婧,18970000963
附件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办理反馈意见表
承办单位填写 |
提案号 |
第38号 |
承办单位 |
南昌高新区管委会 |
|||||||||
案由 |
关于推进我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二次创业的建议 |
||||||||||||
提案者填写 |
请在下面选项中打“√” |
||||||||||||
答复前听取意见方式 |
走访 |
|
电话 |
|
其它 |
|
未联系 |
|
|||||
办理(走访)人员态度 |
好 |
|
较好 |
|
一般 |
|
较差 |
|
|||||
答复是否针对提案建议 |
针对 |
|
基本针对 |
|
未针对 |
|
|||||||
对提案办理情况的总体评价 |
满意 |
|
基本满意 |
|
不满意 |
|
|||||||
对提案办理的意见(不够书写请另附页): |
|||||||||||||
提案者签名: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
|||||||||||||
注:此表由提案承办单位随提案办理答复件寄提案者(委员联名提案寄第一发起人),请提案者妥后寄南昌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未回复者视为满意。邮编:330038